什么是正相色谱

欧大百科书 · 2025-01-01 04:52:47

正相色谱是一种液相色谱技术,其核心原理是根据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相对极性差异来进行分离。在正相色谱中,固定相的极性大于流动相的极性。这种分离方式基于吸附效应,即极性化合物更容易被极性固定相吸附,因此它们在柱中的保留时间更长。正相色谱通常用于分离极性较强的物质,如蛋白质、生物碱等。

正相色谱的主要特点包括:

固定相:通常采用极性固定相,如带有二醇基、氨基或氰基的固定相,以及硅胶、三氧化二铝等材料。

流动相:使用非极性流动相,例如正己烷等。

分离机制:基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包括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之间的竞争吸附。

应用范围:适用于分离极性较强的化合物,如脂溶性维生素、甾族化合物、芳香醇、芳香胺、脂和有机氯农药等。

正相色谱法因其高效、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在中药制剂分析、药物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