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于色”的“征”的意思是 表现。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情感或态度在脸上表现出来。具体来说:
表现:
在脸上显现出来。
征兆:
也可以理解为某种显示出来的迹象。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经常犯错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惑经过思考后才能有所行动,情感在脸上表现出来,言语中表达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理解。
因此,“征于色”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情感或态度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例如,在《聊斋志异·骂鸭》中,邻翁一生失物,但从未在脸色上表现出来,这体现了他的宽厚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