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养殖小鹅时,农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保暖措施
修建鹅舍:在冬天的前夜修理鹅屋,确保鹅舍的保温性能。在鹅舍漏水处,应围上草帘和厚塑料膜,并铺上几层干净的稻草作为铺垫。
增加保暖材料:当天气特别寒冷时,晚上应添加适当的稻草以增加铺垫稻草的厚度,防止鹅冻伤。
合理通风: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应缩短通风时间,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鹅身上。通风时间通常在中午,早上放鹅时间相应顺延。
饲料调整
增加饲料量:由于天气寒冷,鹅在产卵时需要比平时更多的饲料,获得更多的营养。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骨粉、盐等矿物质,以补充鹅的营养。
合理喂食时间:喂养时间一般控制在一天中的三次,晚上一次。每次喂食后,鹅都要喂绿色饲料,最后鹅要喝水。
光线充足
人工补充光照:冬季的日照时间短,温度低,不能满足鹅产卵时至少16个小时光照的需要。因此需要人工光补充。每18米的鹅屋,至少要安装一个25瓦的灯泡,并安装灯罩,使灯光充分照射鹅身上。灯泡每次达到五天时都要擦干净。
疾病防治
加强消毒:冬季要定期给鹅舍、饲养用具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疾病的发生。引进鹅苗后要及时接种疫苗,饲养时定期打扫残留食物和粪便。
保持卫生:喂养的饲料、粪便等都有可能成为细菌的来源,因此要保持育雏舍的干燥、整洁,避免潮湿、不通风的环境。
分群饲养
合理控制密度:根据雏鹅的日龄、强弱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分群饲养,避免密度过大导致踩踏、压死现象。
开食开饮
开饮:雏鹅破壳后的一天内,要先饮水后开食。饮水水温应与室温相近,可在水中加入5%~10%的葡萄糖或维生素C,有利于增强雏鹅的体质。
开食:开食饲料要以半生熟的米饭与幼嫩的青饲料混,将其撒在料盘或者塑料布上让雏鹅进行自由采食。
通过以上措施,农民可以有效提高小鹅在冬季的成活率和产蛋率,确保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