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碳中和的实现可以通过以下措施:
优化饲料配方:
通过配方减碳、营养减排、副产品的应用等多管齐下的方式,降低饲料的碳氮排放并降低配方成本。
选择可替代性原料:
减少豆粕等进口原料的用量,多使用副产品,通过畜禽二次转化降低成本和节能减排。
增加青贮饲料:
采用低碳饲养方式,如优化饲料配方、增加青贮饲料、使用生物质能源等,减少奶牛的碳排放量,同时提高养殖效率和奶制品品质。
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采用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如粪水经过处理用于农田灌溉、产生沼气供热发电,将奶牛粪转化为牛床垫料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染排放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实施能源管理:
规模化牧场需要大量的能源,实施能源管理措施如使用更高效的设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等,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时减少运营成本。
改进饲养方法: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降低能耗和碳排放,采用生物气体处理技术,减少甲烷和氨气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实施循环经济:
将畜禽粪污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并通过科学的测算和减排措施的实施,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建立监测体系:
构建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监测体系,重点在监测标准构建、监测网点布局、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组建协同创新平台:
尽快组建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协同创新平台,强化科研、推广、教学、生产、加工等主体的通力合作。
找准关键点并持续攻关:
围绕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持续攻关,如控水提质增效、秸秆循环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膜污染防控等。
使用可再生能源:
为农场供能,实施碳抵消计划,支持重新造林等活动,将碳从大气中移除而储存在土壤和植被中。
通过这些措施,养殖业可以实现碳中和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减少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