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望月,又称 朔望月或 太阴月,是指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太阳的平均周期。这个周期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以从一次新月(朔)到下一次新月(朔)或从一次满月(望)到下一次满月(望)的时间间隔为长度。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53059天。
具体来说,朔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的时刻,这时月球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几乎和太阳同起同落,朝向地球的一面因为照不到太阳光,所以从地球上是看不见的。望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差180°的时刻,这时地球处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照满太阳光,所以从地球上看来,月球呈光亮的圆形,叫作满月或望月。
在中国的传统历法中,把包含朔时刻的那一天叫作朔日,把有望时刻的那一天叫作望日;并以朔日作为一个朔望月的开始。在历日的安排中,通常为大小月相间,经过15~17个月,接连有两个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