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尾水处理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养殖尾水现状
养殖模式:高密度放养和饱和投饲的粗放养殖方式导致养殖能耗高、污染大、疾病频发、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养殖观念:养殖户的养殖观念落后,生态意识薄弱,尾水乱排乱放现象突出。
尾水问题:尾水中的固体杂质、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难以通过简单过滤去除,影响水质和生态环境。
尾水治理措施
政策推动:县里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
治理目标:2020年确定51家养殖场,共1597亩养殖基地承担212.6万吨治理目标。
技术手段:
物理方法:包括机械过滤和泡沫分离技术。机械过滤通过筛网清除尾水中的固体杂质,微滤机可以进一步清除小颗粒悬浮物。泡沫分离技术利用物理原理吸附尾水中的杂质。
化学方法:虽然未详细描述,但通常包括使用化学药剂去除尾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
生物方法:利用塑料生物滤材过滤尾水,进一步净化水质。
治理效果
机械过滤:通过微滤机等设备处理后,尾水中80%左右的杂质已经清除干净,但仍有20%左右的有机物和氨氮等物质难以去除。
生物过滤:塑料生物滤材可以有效净化尾水,但需要结合其他处理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建议与展望
持续研究:淡水养殖尾水处理技术仍需持续研究和发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综合应用: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形成综合处理系统,提高尾水治理效果。
政策扶持:政府应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养殖尾水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你全面了解养殖尾水处理的现状、措施及效果,并为进一步改进尾水治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