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想要跑得更快,可以遵循以下姿势要点:
头部姿势:
保持头部正直,微微收下巴,目光直视前方约30-40米处,避免低头或仰头。这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同时减轻颈部肌肉的压力。
肩部姿势:
肩膀应自然向后拉,放松下沉,避免耸肩或端肩。耸肩会导致肩膀肌肉紧绷,降低呼吸效率。
手臂姿势:
手臂自然弯曲,手肘呈约90度,双手放松,不要握拳,前后自然摆动。摆臂时,手臂应贴近身体两侧,向前摆动时手肘不要超过身体中心线,向后摆动时手肘略微向外。
躯干姿势:
保持躯干直立,挺胸收腹,不要弯腰驼背或过度前倾后仰。上半身的挺直能够保证呼吸顺畅,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步频和步幅:
提高步频降低步幅,即小步快跑,这样跑步的效率是最好的。优秀的步频可以稳定在每分钟180~190步。
触地腾空比:
触地腾空比是指跑步步态周期的一次循环动作中,触地时间与腾空时间的比值。研究数据表明,百米选手的触地时间只有马拉松选手触地时间的一半不到,因此应减少脚的触地时间,增加腾空时间。
着地方式: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跑步的时候全脚掌着地是最好的,因为力分布较为均匀,膝盖也有一个缓冲,全脚掌着地不易导致踝关节和膝关节受伤。
摆臂方式:
摆臂应是以肩为轴的前后动作,左右动作幅度不超过身体正中线。手指、腕与臂应是放松的,肘关节角度约为90度。
呼吸方式:
采用腹式呼吸法,能够增加肺活量,同时也可以增加跑步的速度。
热身和放松:
跑步前应做好热身运动,确保安全,避免肌腱受损,跑步后也应进行适当的拉伸放松。
综合以上姿势要点,可以有效地提高跑步速度,同时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