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锡珠

予昇亲子 · 2025-01-01 12:35:05

锡珠是指在 焊接过程中,焊锡未能正确融合到焊盘上,而是独立出现在焊盘与引脚外面,形成的小球状物体。这些小球状物体通常是由于焊点表面上的焊锡受热不均匀而形成的,它们可能出现在电子组装和焊接过程中的各种场景。

锡珠可以分为两类:

内生型:

是由于焊点内部成分不均或焊剂挥发不充分导致的。

外生型:

是由于焊点表面污染或焊剂过量引起的。

根据IPC标准,锡珠也被称为 焊料球,它包括了“焊接后留下的球形焊料”和“焊膏中的焊料粉”。焊料球通常是由于焊接过程中焊锡未能正确融合到焊盘上,而是独立形成的小球状物体,这些物体可能出现在元器件的两侧或细间距引脚之间,容易造成电路板短路,从而引发产品失效。

锡珠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焊膏印刷缺陷:

在焊接过程中,如果焊膏印刷不均匀或存在缺陷,可能导致焊锡在焊盘上无法均匀分布,从而形成锡珠。

焊膏坍塌:

在焊接过程中,如果焊膏从焊盘上坍塌,可能导致焊锡在焊盘边缘形成小球状结构。

贴片器件压出焊盘:

在贴片加工过程中,如果贴片器件的重量或压力过大,可能会将焊盘上的焊膏压出,形成锡珠。

焊锡成分不均:

如果焊锡的成分不均匀,可能导致焊锡在焊接过程中形成球状结构。

焊剂使用不当:

如果焊剂使用过量或不足,可能会影响焊锡的流动性和润湿性,从而导致锡珠的形成。

为了消除锡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优化焊膏印刷工艺:

确保焊膏印刷均匀,避免出现印刷缺陷。

控制焊膏的塌落:

在焊接过程中,确保焊膏保持适当的厚度,避免焊膏从焊盘上坍塌。

选择合适的贴片器件:

选择重量和尺寸合适的贴片器件,避免对焊盘造成过大的压力。

调整焊剂的使用量:

根据具体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焊剂量,避免焊剂过量或不足。

提高焊接温度和时间:

确保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设置合理,使焊锡能够充分熔合到焊盘上。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锡珠的产生,提高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