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通过描写古原上的野草,抒发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白居易以春草的生长周期——每年枯萎又繁盛,比喻人生的起伏和友情的坚韧不拔。特别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名句,寓意着即便遭遇困难和挫折,生命和友情都将顽强地复苏和重生。整首诗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译文:
原野上长满了草,它们每年都要经历一次枯萎和繁盛的过程。
即使野火把它们烧得精光,春风一吹,它们又会生机勃勃地长出来。
芬芳的野草侵入了古老的道路,阳光下的绿色连接着荒凉的古城。
又一次送别了朋友,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离别之情。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对生命力和友情坚贞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