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协议优先原则
夫妻双方应首先尝试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明确财产分割的方式。只要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法院一般应予以确认。
共同财产界定
夫妻共同财产通常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所得、继承或赠与(除非明确指定给一方)、知识产权收益、其他共同所有财产(如投资收益、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等)。
分配原则
平等分割原则: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原则上应平等分割。
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原则:在分割财产时,要考虑子女的利益,适当照顾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例如,女方在抚养子女、照料家庭等方面付出较多的,可适当多分财产;一方有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在财产分割时可适当多分得财产。
约定优先原则:夫妻双方可以通过书面协议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才适用法定的分割原则。
特殊情况处理
分居财产:分居期间各自管理的财产原则上归各自所有,但差异较大时需补偿。
礼金与礼物:已登记但未共同生活的礼金、礼物应合理分割。
军人复员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按婚姻年限与人均寿命差额的年平均值计算共同财产。
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难以协商分配的,可按数量比例分配。
财产转移与伪造债务:对于隐藏、转移、变卖等行为,法院可以少分或不分给该方。
法律途径
若协商无果,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建议
充分沟通:夫妻双方应尽量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避免情绪化冲突影响决策。
明确财产:详尽列出各自财产清单,明确哪些是个人财产,哪些是共同财产。
咨询专业律师:若难以自行解决,可考虑聘请专业律师或调解员协助。
保留证据: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财产协议、银行流水、转移记录等,以便在诉讼中维护自身权益。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可以更加公平、合理地分配离婚时的夫妻共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