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软壳小龙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条件
位置:选择通风、向阳、安静、便于灌溉、水质环境污染少的地方。
面积:一般为3~5亩。
池埂:建设可供虾打洞栖息的场所,池埂长应为池塘长的4/5,宽1米以上,高出水面8厘米左右。
水深:保持在1.2米以上,中间水较深,四周有浅滩。
防逃:池塘周围的外埂要有1:2.5坡度,高2米以上,内壁上做光滑的防逃措施。
增氧:设微孔增氧设施。
水生植物:种植空心菜、水花生等,提供栖息隐蔽场所和饵料,调节水质。
水质条件
pH:一般为7~8,可用生石灰改善水体的酸碱度。
盐度:应在3以下。
水温:最适水温20℃左右,溶氧在3~5毫克/升,透明度应在20厘米左右。
水质管理:保持“肥、活、嫩、爽”的状态,每隔15~20天进行一次水质净化,调节水质可以往水里面泼洒生石灰,按照每亩10~15千克的比例调节水质。
虾苗选择与投放
选择:选择大小规格一致的苗种,同一池塘放养规格应一致,一次放足。
投放:放养密度应合理,每亩投虾苗60~80千克,投放池要均匀分布。
饲料投喂
饲料类型:以植物为主,适当添加小鱼虾、碎的螺丝壳和动物内脏。
投喂量:根据天气、水温、水色及小龙虾的生长情况灵活掌控,坚持“四定”原则,即定位、定量、定时、定质。
投喂时间:幼虾阶段每天夜间喂食一次,成虾养殖阶段每天夜间喂食一次,高温闷热天气减少投喂。
水质调控
水草养护:栽植复活型水草,覆盖率应达到40%,及时补充和割除过密的水草。
水质净化:使用藻种和肥水类产品促进水草生长,保持水质清洁。
疾病预防:定期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保持水体透明度,防止疾病发生。
日常巡塘
检查:每天巡塘,观察小龙虾的活动情况、饲料剩余情况、水质变化等。
调整:根据巡塘情况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水质管理措施等。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软壳小龙虾的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