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1个月内的小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育雏前的准备
育雏舍应避风向阳,具有保暖和通风设施。
进雏前1周将雏舍内外清扫和冲洗干净,墙壁用石灰水刷白,地面和设施用烧碱溶液消毒,然后用清水冲净。
舍内进行熏蒸消毒,包括饮水器、料盘、料桶、垫料、鸡笼等所有育雏设施。
雏鸡选择
根据出雏时间选择雏鸡,21天以前出雏的雏鸡除明显弱残外均算健雏,21天以后出雏的雏鸡除明显健壮活泼外均算弱雏。
选择健雏与弱雏分开养育,对病雏及过小、过弱的雏要坚决淘汰。
环境温、湿度和通风的控制
育雏舍从进雏前两天开始预热,舍内温度要求达到30℃,育雏时第一周龄33℃~35℃,第二周龄30℃~33℃,以后每周下降2℃至18℃~20℃。
湿度控制在60%~75%,前三天适当通风,之后逐渐增加通风量。
保持温度适宜、平稳,避免温度波动过大。
喂养
雏鸡出壳后24小时内开始喂食,头三天内可自由采食,尽快学会觅食。
饲料要新鲜、易消化,头三天内可用鸡蛋黄泡水喂,之后逐渐过渡到小米等饲料。
每日喂6次,逐步减少次数,饲料拌成半干半湿状态。
饮水要保证新鲜,头20天饮用冷开水,之后可饮用井水或自来水,水中可加葡萄糖和维生素。
科学管理
保持鸡舍干燥、清洁,每次喂料后清除残余饲料,保持食槽清洁,不喂发霉变质饲料。
注意防疫防病,及时接种鸡痘和疫苗。
适当增加采食面积,减少雏鸡之间的竞争压力。
通风换气,防止有害气体积聚,保持空气清新。
光照管理
前三天光照时间至少22小时,光照强度10勒克斯左右,之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每天减少1小时,直到夜间不开灯。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1个月内小鸡的成活率,使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