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的新路子可以综合考虑多种方法,根据各自的条件选择适合的养殖方式。以下是一些建议:
家庭盆养
使用脸盆、花盆或废弃陶器等容器。
投放饲料不超过盆深的3/4,每盆可饲养100至700条蚯蚓。
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加盖塑料薄膜,经常喷水保湿。
盆养适合小规模养殖,管理方便。
箱筐养殖
利用废弃的包装箱、柳条筐、竹筐等,或加工专门的蚯蚓养殖箱。
养殖箱底部和侧面应有排水和通气孔,箱孔面积一般占箱壁面积的20%至35%。
箱内可放置多层饲育床,增加养殖空间。
养殖期间要保持室内通风,温度保持在18℃以上,饲料堆湿度70%至80%。
室内砖池养殖
在室内用砖砌成2至3排方池,池内积5至10平方米,深40厘米左右。
每平方米放蚯蚓4000至6000条,小蚯蚓可放到20000条。
饲料铺20至30厘米厚,覆盖苇帘、稻草、塑料薄膜等保持湿度。
养殖期间要保持室内通风,温度保持在18℃以上,饲料堆湿度70%至80%。
农田养殖
结合室内和室外养殖,春、夏、秋季在室外养殖,秋末冬初移至室内。
在室外开挖宽35至40厘米、深15至20厘米的行间沟,填入畜禽粪、生活垃圾等,每平方米放入蚯蚓1000条左右。
沟内保持潮湿,但不能积水,成本低,但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产量较低。
堆肥养殖
取农家肥50%,土壤50%混合,或铺一层肥料,层层交替铺改成堆。
堆肥宽1至2米,高50厘米,长度不限,堆放1个月后,肥堆内可诱集蚯蚓。
养殖期间要经常向肥堆喷洒水,保持肥堆湿度,但不能水分太多。
大棚养殖
利用大棚进行养殖,适合大规模养殖,可以一年四季生产。
大棚内需要搭建简易的塑料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蚯蚓受到高温和低温的影响。
工厂化养殖
适合大规模、高效养殖,需要专业的养殖设备和环境控制系统。
可以提取蚯蚓粪颗粒直接做肥料用,或大量繁殖蚯蚓,生产蚯蚓液肥和颗粒肥。
建议
选择适宜品种:根据当地条件选择适合养殖的蚯蚓品种,如北星二号、大平二号等,这些品种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强。
提供适宜环境:确保养殖环境湿润且通风良好,定期进行通风和湿度控制,保持温度在18℃至25℃之间。
合理投喂饲料:主要使用有机废料,如蔬菜果皮、茶渣、剩饭剩菜等,避免喂食肉类、油脂和辛辣食物。
定期管理:定期检查养殖箱或池内的湿度、温度和蚯蚓生长情况,及时清理废物和调节环境条件,确保蚯蚓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资源选择合适的蚯蚓养殖方式,实现高效、可持续的蚯蚓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