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养殖肉食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场舍搭建与选址
野鸭舍应建在远离居民住宅区、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土地较平坦、易防兽害和有利于控制疫病传染的荒山林地。
鸭舍可以用竹木搭成人字型杠架,两边滴水檐高1.5米,顶盖茅草,做到冬暖夏凉。鸭舍的大小和长度根据养鸭数量而定,一般每千平方米养鸭8~10只。
在荒山林地内搭棚,供鸭防风避雨和贮存饲料用。活动场所应多栽树种草,挖建水沟、水池,并在水中培植藻类。
围网与天网
将整个活动场所张网封闭,大网高度距水面2米左右,周围加围网至水底,与天网联成封闭体,以防野鸭飞逃。网眼大小为3cm×3cm。
饲养环境
饲养场要有驯养棚,让野鸭自由飞翔,不受伤。棚周围、顶部架设金属或尼龙网罩,网眼以2cm×2cm为宜,以防飞窜。栏或金属网要深及河底,以防潜逃。
每个驯养棚前设置水上运动场,周围种植水草。采用饲养结合饲养法,饲养场所选择河道、湖泊旁边,水域开阔,最好在水草丰富的地方。
饲料管理
绿头野鸭营养要求与家鸭基本类同,一般饲喂家鸭专用全价颗粒饲料也可以,如自行配制混合饲料配方。
雏鸭开胃时,要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的鱼粉,几天后可加喂配合饲料,同时要加适量青绿饲料及小鱼虾、蚌肉、蚯蚓等活动物。
环境条件
根据野鸭的生活习性为其营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包括休息室与露天的活动场地,活动场所为水池、池塘等,并适当培植水生植物。
养殖密度控制在0.6只/平方米左右,围好网,在距离水面两米左右的位置建造天网,与周围围网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防止野鸭飞逃。
疾病防治
定期清理鸭舍,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
可以通过添加维诺复合益生菌,改善肉鸭的肠道健康,有效调节鸭肠道微生物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
季节管理
春季增加放牧时间,增加光照并尽可能多喂食精料。
夏季注意防暑降温,采取关蛋措施,强迫鸭子换毛。
秋季及时增添饲料营养,提高产蛋率。
冬季停止产蛋,主要以放牧为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野外成功养殖肉食鸭,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