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淡水养殖场养海参,需要模拟海水环境,并且需要添加海盐来调整水质。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步骤和注意事项:
模拟海水环境
海参原本生活在海水环境中,因此淡水养殖需要添加海盐来模拟海水环境。这样可以避免海参的天敌和污染等问题。
备用池的使用
由于需要频繁更换海水,需要有一个备用池来提前储水养水。这样可以确保每次换水时都有合格的水质供海参生长。
水质管理
定期清理池塘中的沉积物、残留饲料和粪便等有机物,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可以使用双改先锋等氧化和生物双重作用的产品来高效分解池底有机物。
调节水质,使用吸附剂和絮凝剂降低水体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含量,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同时,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水,平衡藻菌相,增强水质的自净能力。
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海参的生长需求。在高温季节,适当增加换水频率,利用增氧机、水泵等设备,排出底层的有害物质,注入新鲜的海水,保持水体的流动性和活性。
饲料管理
根据海参的需求合理供给饵料,并确保海参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其吃完。避免过量喂养导致饵料残留过多,污染水质。
池塘管理
海参养殖密度过高会导致水体内溶氧量降低,代谢产物过多,导致水体浑浊。根据海参的大小和生长阶段,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减少废物和排泄物的堆积。
定期消毒池塘,特别是池底,以减少病菌和霉菌的滋生。可以使用维诺众养菌等生物制剂来分解池塘底部的残饵、死藻以及悬浮物。
病害预防
在投放参苗前要用药液进行消毒,减少海参病害的发生。投放用水应经过紫外线消毒处理,确保水中杂物微生物能有效处理。
养殖设施
建造养参池时,应选择水质清澈、无污染的区域,并且池底应选择岩礁底质或泥沙底质。养殖池应设有进水和排水闸门,利用自然纳潮进行换水,每天换水量不低于池体总容量的30%。
其他注意事项
海参养殖方式多样,包括底播养殖、围堰养殖、网箱吊笼养殖和大棚养殖等。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和海参的品质。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在淡水养殖场成功养殖海参。需要注意的是,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质和饲料管理,定期消毒和清理池塘,以确保海参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