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养殖场的布置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选址、设计、通风、采光、排水、交通便利性以及安全防疫等。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
选址
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缓坡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地方。
土质以沙壤土为好,土质松软,透水性强,雨水、尿液不易积聚,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交通方便,靠近公路或铁路,方便饲料、兽医及工作人员的进入。
卫生防疫,远离主要交通要道、村镇工厂,避免对肉牛场造成污染。
设计
牛舍应设计成半开放式,设有顶棚,四面可以敞开,有利于通风和采光。
牛圈舍多为双列式设计,中间有一条管理饲养的通道,通道宽1.8-2米。
牛床应做成有轻微斜度的表面,坡度1%-1.5%,成年牛床建议长2-2.2米,宽1.3-1.5米,外围设有排水排便沟。
牛床前设有固定食槽水槽和颈荚,防止牛乱窜乱撞。
每个牛圈舍前后都要建有活动场地,场内设有饮水池,夏天配备凉棚,肉牛舔块桩。
通风与采光
牛舍应尽量建设在场内中心,布局整齐紧凑,以缩短饲养、喂养的距离。
窗户设置在牛舍开间的墙壁上,起到通风、照明和冬季取暖的作用,寒冷地区北窗应少,窗面积不宜过大。
排水与防洪
场区需设置合理的排水坡度,通常为2%至5%,在山区建设时,应选在向阳的缓坡地带,避免安置在山顶或坡底。
挡雨层可采用混凝土板、木板、瓷砖等材料,防雨层下应铺设隔热材料,如玻璃丝、泡沫板和聚氨酯等保温材料。
交通便利性
养牛场的入口道路必须能够保证饲料车及工作人员的通行,道路宽度和转弯半径要满足各种天气条件下的通行需求。
安全防范措施不可忽视,必须考虑到防盗及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比如蓄意破坏和火灾等。
水电需求
养牛场必须有合适的电力供应,包括照明和设备的供电,同时安装备用发电机组以备不时之需。
水源要充足,水质良好,满足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的要求。
安全防疫
无害化处理点、贮粪场和兽医室应设在牛舍下风处,以免疾病传播。
牛场应远离村庄和社区,最好距离1000米以上。
建筑布局
饲料调制室应靠近牛舍和水塔,确保运输方便。
饲料库应与饲料调制室相邻,并方便车辆进出。
办公室与宿舍应建在场外,避免外来人员随意进出。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建设一个既符合天牛生长需求,又便于管理、防疫和运输的天牛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