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场里养活小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场地选择
选择避风向阳、地形干燥、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的地方。
笼舍高1.2米左右,配备活动室、产蛋室(窝)、饲喂室,运动场用网封闭以防外逃。
选种
选择常见品种如中国环颈雏鸡、左家雏鸡等,优质雏鸡特征为羽毛松软丰厚、黑白斑点大而稀疏、排列均匀、年龄愈小头与体愈偏圆。
育雏期饲养管理
温度:1—3日龄为40—35℃,4—5日龄为34—33℃,6—8日龄33—32℃,9—12日龄32—30℃,13—20日龄为30—28℃,以后为常温。保温以在箱内自由活动、非常活泼为准,保持舍内空气新鲜,特别是冬季,要处理好保温和通风关系。
饮水:开食时先用0.01%~0.03%高锰酸钾水滴喂数滴,1天后用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混合液与少量饲料拌匀饲喂。根据营养、饲料需要量及饲料配方,制作质地较软的饲料。1—2周龄时,每3小时喂1次,每日喂5—7次;3—5周龄时,每4小时1次,每天喂4—5次,5周龄后每天3—4次,以后正常饲喂。
饲料:1—2周龄时,每3小时喂1次,每日喂5—7次;3—5周龄时,每4小时1次,每天喂4—5次,5周龄后每天3—4次,以后正常饲喂。及时调整饲养密度。1-10日龄50-60只/米2;10—20日龄 30—40只/米2;20—40日龄20只/米2;40-56日龄10只/米2。用剪刀或电热断喙器及时断喙。
光照:1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20日龄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遮光休息2-3小时。
通风与湿度:保持舍内空气新鲜,特别是冬季,一定要处理好保温和通风关系。养殖舍湿度较低会导致雏鸡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养殖舍内也会出现尘土飞扬情况,易造成雏鸡呼吸道疾病的出现。而当养殖舍湿度过高时,又会造成养殖舍中的微生物过度繁殖,对于雏鸡生长健康及生长速度造成不利影响。通常情况下,养殖舍中的空气湿度控制在65~70%。
育成期饲养管理
饲料:商品堆鸡的饲养,除发情期前后外,都以含动物蛋白质较少的饲料为好。蛋用雏鸡舍10-23℃为宜,肉用堆鸡舍21-25℃为宜。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雨季节可在舍内及运动场多设栖架,避免潮湿对难鸡带来的不良影响。青年难鸡的最适合饲养密度为每平方来3只。公母要分群翻乔,公母比例为1:3, 150日龄后合群。运动场为10 米2只,每群200只。蛋用堆鸡最好在180日龄时开产。
产蛋期饲养管理
饲料:在产蛋高峰期,雏鸡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应达到23%—26%,比普通家鸡高,饲料以全价优质配合饲料为主。应保证充足的青饲料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注意适当增喂沙砾,供给足49、清沽的饮水。产蛋期难鸡每天保证16-18小时光照。每平方米设3瓦的灯泡,离地2米高。鸡舍要保持凉爽。配备足够的产蛋箱,严禁惊吓鸡群。
疾病预防
3―20日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