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指南针

白冰教育知识 · 2025-01-01 21:36:19

指南针,也称为指北针,是一种 利用磁针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地球磁场的磁力,使磁针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即磁场北极),从而可以辨别方向。

指南针的组成部分包括磁针、刻度盘、方位玻璃框、角度摆、角度表、距离估定器、里程表、直尺和反光镜等。其中,磁针是核心部件,通常由一根装在轴上的铁磁材料制成,能够在地磁场的作用下自由旋转并指向地磁北极。刻度盘用于量度方位,分为内外两圈,内圈为60-00密位制,每一小分划为0-20密位,外圈为360°制,每一小分划为2°。方位玻璃框配合刻度盘指示方位,可自由转动,上面刻有指示东、西、南、北方位的十字线。角度摆和角度表用于测定坡度,角度表上每一小分划为5°,可测量俯仰角各60°。里程表和距离估定器则用于量取地形图的里程和测量某已知长度的物体至站立点的距离。

指南针的发明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发现了天然磁石并利用它作为指南的工具,这种工具叫“司南”。指南针在现地勘察、行军、作战以及海洋、空中、地面导航中广泛使用,并且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导航工具之一。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