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孵化的甲鱼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环境准备
水质管理:选择无污染、流动性好的水源,如泉水、河水或经过处理的自来水。水质应保持清澈透明,pH值在7.0-8.5之间,溶解氧不低于5mg/L。定期检测水质,并根据需要进行换水,每次换水量不宜超过总水量的三分之一,以避免水温波动过大影响甲鱼苗。
养殖池建设:养殖池应分为稚鳖池、幼鳖池和成鳖池,以适应甲鱼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稚鳖池面积不宜过大,便于管理,池底铺设细沙或软泥,便于甲鱼苗爬行和觅食。池边设置防逃设施,如围栏或网罩,防止甲鱼逃逸。同时,养殖池内应设置遮荫棚,以调节水温,减少阳光直射对甲鱼苗的影响。
种苗选择
选择优质的种苗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在选择甲鱼种苗时,应观察其外观是否完整、健康,活力是否充沛,并确保种苗来源正规,避免购买有疾病的种苗。同时,建议选择孵化出来养殖一天以上的甲鱼苗,以降低养殖风险。
饲料管理
饲料种类:甲鱼的饲料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如小鱼、小虾、螺蛳等,同时搭配适量的植物性饲料,如鲜嫩水草、瓜果及蔬菜茎叶等。也可以用小麦麸皮、玉米粉、豆渣等混合加工后投喂。
投喂量:新鲜动物饵料的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量的10~20%左右,配合饲料日投喂量则为总重量的5%。投喂量应根据甲鱼的生长阶段、水温及摄食情况适时调整,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
投喂方式:喂食要选择水下投食,将食物投在水中小甲鱼就会觅食,半小时内食物就会被小甲鱼吃掉,如果投在其他地方反而不好。
疾病防治
预防为主: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养殖池,减少病原体滋生。合理投喂,避免投喂变质饲料,增强甲鱼苗的体质和免疫力。
常见疾病治疗:一旦发现病鳖要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害蔓延。例如,肺部充血的病状需要立即换塘,避免使用药物导致甲鱼苗死亡。
日常管理
水位控制:水位不宜过深,以免甲鱼苗无法正常摄食和活动。一般池塘水深保持在1.2-1.5米,透明度30厘米以上。
温度控制:水温应控制在20-30度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甲鱼的食欲。
光照管理:甲鱼喜欢阳光,需要平时都让它晒一晒太阳,可提高它的食欲并且促进它生长。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新孵化甲鱼的养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