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的光度,通常指的是其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程度,是评价石材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以下是一些判断石材光度的方法:
使用光泽度仪
光泽度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物体表面光泽度的仪器。通过测量石材表面在特定角度下的反射光强度,可以得到其光泽度值。测量时应选择合适的光泽度仪,并根据石材表面的光泽度范围调整测量角度和光源强度。
九点平均法
在600mm×600mm的板材中,测量9个点的光泽度,然后求这9个点的平均值,得出石材的光泽度值。这种方法比较准确,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测量。
视觉观察法
将加工好的石材表面对着太阳光或日光灯,观察反光面可以清楚发现的各种凹坑和条痕。通过观察反光面的平滑程度和反光强度,可以大致判断石材的光度。但这种方法主观性强,准确性较低。
理论光泽度、可抛光光泽度和实际抛光光泽度
理论光泽度可以通过计算矿物对光的吸收、反射、折射求得。
可抛光光泽度是考虑石材的风化、组织结构的疏密、色变等影响因素计算求得的。
实际抛光光泽度是通过实际操作所得出的,除了石材的天然因素外,还有很多的人为因素。
标准对照法
以抛光完善的黑玻璃作为参照标准板,通过比较石材表面的反射光与标准黑玻璃的反射光,可以得出石材的光泽度值。这种方法需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仪器和定标。
等级划分
根据不同的硬度、结构、矿物含量和颗粒大小,石材的光泽度通常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好(光泽度≥80gu)”、“一般”(光泽度在70-80gu之间)、“差”(光泽度在70gu以下)。
在进行石材光泽度测量时,建议选择专业的光泽度仪,并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考虑到不同测量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