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养殖果蝇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和措施:
培养基制备
取一定量的水将玉米粉拌匀,加热至糊状,期间要不断搅拌防止糊底。
将糖和琼脂加入水中煮沸溶解。
将酵母片在研钵中加水研磨至糊状,然后将其与前面两者的混合物混合,降温至50℃左右时加入苯甲酸和丙酸,搅拌均匀后即可分装到培养瓶中。
培养基的分装:将干净的培养瓶在121℃下灭菌20分钟,倒入约2.5cm厚的未完全冷却的培养基。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即可将果蝇转入培养。
果蝇处理
因为果蝇对乙醚很敏感,易麻醉,可以对作种的果蝇轻度麻醉。选用广口瓶作为麻醉瓶,瓶塞内部塞上适量的脱脂棉,滴加数滴乙醚。培养瓶口与麻醉瓶口对接轻拍上方的培养瓶将果蝇落到麻醉瓶里。然后迅速盖好两个瓶塞,半分钟左右,果蝇被麻醉,活动缓慢。注意麻醉不得过度,如果果蝇两翅展开且肢体僵硬,说明已致死。抓紧时间将果蝇移入新培养瓶中,可将培养瓶横卧,用干净毛笔把果蝇挑入,待果蝇清醒后,再竖立加塞,防止果蝇粘在培养基上。
原种培养
留种培养时,事先检查一下果蝇有没有混杂,以防原种丢失。亲本的数目一般每瓶5~10对。原种一般可在18℃下培养。原种大约4周左右换一次培养基,要多注意观察,具体根据培养温度的不同,视培养基的消耗程度而定。每一原种培养至少保留两套,并注明名称和日期,培养时避免日光直射。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可以使用粘蝇纸、捕蝇笼等工具捕捉果蝇;定期清理垃圾、腐烂水果等,消除果蝇的孳生地。
生物防治: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来控制果蝇的数量,例如,放养天敌如蜘蛛等。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可以使用杀虫剂,但应遵循环保原则,选择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并确保在无人的情况下使用。
预防措施
盆栽植物没有果蝇就是最好的,做好预防工作,在盆土干透之前都不要浇水,至少要等土面上的土都干了再浇水,这样就能防止果蝇孵化。在干燥的环境中,果蝇的幼虫是没有办法孵化的。如果出现果蝇的时候,甚至可以等盆土干了几天之后再进行浇水,这样也能避免果蝇过度繁殖的问题。
在盆土表面上铺上一层细小的碎石或是一些颗粒小的硅藻土,这些介质可以防止果蝇在盆土里产卵,即便是已经在土壤中孵卵了,也是没法生存的。
通过以上步骤和措施,可以在实验室中成功养殖果蝇,并有效控制其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