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的放电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标准放电法
使用0.2C5的恒流放电至电池端电压为2.75V。
主要用于电池容量的标定。
快速放电法
允许大电流放电,例如1C5电流放电可超过54分钟,1.5C5超过30分钟,2C5超过23分钟。
物理放电法
通过外接电阻等负载,使锂电池中的剩余电量以热能形式释放。
需要人工监控以确保安全和稳定。
化学放电法
利用特定化学试剂与锂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发生反应,快速释放电量。
需要严格控制化学反应条件。
恒流放电
使用设备提供恒定电流,直到电池完全放电。
有助于防止电池过热和损坏。
盐水放电
将电池浸泡在盐水中加速自放电过程。
注意盐水会腐蚀电池金属部件。
注意放电终止电压
放电终止电压通常为3.0V/节,最低不应低于2.5V/节。
过放会导致电解液过度蒸发和负极材料结构改变,引起容量永久性损失。
环境温度影响
高温环境下月自放电率约为10%,室温下约为2-3%。
放电时应注意放电速率与深度,以及电池电压,避免过放和过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