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后,养殖场需要采取一系列细致全面的管理措施来确保安全和生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管理要点:
准备工作
全场大扫除:包括场区、宿舍、厨房、猪圈和垃圾场,彻底清理不需要的物品。
猪舍清洗:使用高压水枪冲洗猪舍,确保地面、墙壁和天花板都冲洗干净,无死角。
消毒:冲洗后休息一天,用2%火碱对猪舍进行消毒,包括墙壁、地面和料槽。
检查维修设备:检查并调试水、电、风机、供暖和降温设施,确保正常运行。
准备物资:根据购进的仔猪头数,准备必要的兽药、疫苗和饲料。
确定购猪地区
考察疫情:提前了解购猪地区的疫情情况,避免引入病毒。
健康检查:在购仔猪时,使用金标卡进行随机抽血检查,确保仔猪健康。
选择合适的仔猪
体重:选择体重在15公斤以上的仔猪,体重越大越好,易于饲养。
设备检查与维护
设备运转:确保设备运转正常,无安全隐患,如围墙、圈舍、饲料仓库等结构牢固,电路、水路、气路畅通无阻。
消毒物资:储备足够的饲料、药品、疫苗等防疫物资,并定期检查其质量和有效期。
人员管理
健康检查:返场人员要隔离观察14天,场内人员每日报告体况,测量体温、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
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演练。
生物安全
引种管理:严把引种关,对种猪进行抗原和抗体检测,确保双阴性才能进场。
卖猪管理:设立中转车和卖猪中转场,严格消毒外来拉猪车辆,防止病毒传入。
消毒措施:制定清洁消毒计划,规范操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记录每次消毒的详细信息。
通风与温湿度控制
通风系统: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畅通,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温湿度控制:根据养殖品种的需求,合理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应急准备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措施和人员分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日常管理与监督
人员分工:明确各岗位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疾病防控:技术员每日观察畜禽疾病情况,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通过以上措施,养殖场可以确保在复工后的安全高效运行,保障畜禽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