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天的小鹅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日常管理
规律性:日常管理要有规律,建立鹅的条件反射,减少各种应激反应。包括喂食、清扫圈舍、关、放鹅、下水洗浴、刷洗饮食用具、卫生消毒、光照及拣蛋等操作时间顺序要规律化、制度化。
适宜温度和密度:保证各日龄鹅的适宜温度和密度,平时坚持“跟鹅养”,注意鹅的日粮搭配,观察鹅群状态,严格按大小、强弱分群,并人工配制饲料以补青料不足。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对策。
饮水与开食
潮口:雏鹅第一次饮水称为“潮口”,可促其食欲或使胎粪排除。一般在出壳后24小时进行,可用饮水器边盛水边将雏鹅头压下,调教几次后其就会自由饮水。外界气温升高时,可放小鹅到饮水器“潮口”,每次两到三分钟。当小鹅可自由行走,有啄食现象时既可开食。
开食:开食时应喂切碎的青精混合料,喂料时应撒在干净的塑料布和竹席上,让雏鹅自由啄食,等小鹅吃饱后及时将小鹅捉住或赶入鹅舍内,让其休息。一周内的雏鹅白天喂料不少于7次,夜间补喂两次,少喂勤添。
饲料与营养
日粮调剂:将碎米或碎玉米用水浸泡后或蒸熟饲喂,喂前用清水浸泡,摊开晾干再喂。随雏鹅日龄增大,碎米或玉米可不浸泡,用切碎的青料混合饲喂,3周后可加米糠、麸皮等混合喂给。
饲喂方法:最初1-2天,每隔2-3小时饲喂1次,最后1次在晚上9-10时。4-5天后每天喂6-8次,其中晚上喂2-3次,并同时喂水,每次采食半小时,精料占30%,青饲料占70%。11-20日龄,可以放牧饲养,这时少喂精料,以青料为主,适当拌入糠麸,日喂4-6次,其中夜间喂一次。21-30日龄,增加放牧时间,日喂3-4次,并逐渐过渡到早晚各喂一次。30天以后的中鹅可整天赶牧,放牧之后,适当补料。一般以糠麸类为主,掺以少量的豆饼,补1%-1.5%骨粉、2%贝壳粉和0.3%食盐,以防止软脚病。
环境与卫生
保温:雏鹅需保温2-3周,1-5天保持温度在27-28℃,6-10天25-26℃,11-15天20-25℃,22-24天20-22℃。雏鹅采食后可放在雏箱内休息。
防潮:室内通风透气,保持地面干燥,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
分群:按强弱分群,避免拥挤,减少死亡。
放牧游水:夏季出壳后3-7天,早春、晚秋约10天左右,饲喂后可放牧游水,初次下水时间不宜过长,随雏鹅日龄增长逐渐延长下水时间,阴雨天、烈日下不放牧游水,20日龄后可终日放牧。
疾病预防
健康选择:选择健康的雏鹅,注意观察其羽毛、眼睛、站立姿势等,确保来源可靠。
鹅舍消毒:在雏鹅到家之前对鹅舍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菌传播。
饲料与饮水:保持饲料新鲜、营养均衡,保证水源充足且干净,定期更换食物和水。
定期免疫:定期给小鹅注射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三十五天小鹅的养殖成功率,使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