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石材的切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切刀法
起刀:先将刀刃的右角刻入印石,与印面呈35度至45度的斜角,刀柄略向右倾,刻入石面。
行刀:在细致点的基础上,将刀柄向左倾斜,使刀刃逐渐切下,使刀刃的左角贴近印石,由点切刻连接成线条。
收刀:要适可而止,及时收刀,防止刀尖超出界限,锋芒毕露。
冲刀法
起刀:用刀角自右向左入石,刀柄与印面呈35度角状。
行刀:刻刀运行时,要控制好角入石的深度,运刀要保持运力平稳,不要太浅或太深。
收刀:要适可而止,及时收刀,防止刻刀冲出限度,破坏其它线条。
入刀法
反方向进刀:一般拿刀有点像拿铅笔,往前方推,也可以是冲刀或切刀。
晃刀法
一边冲刀一边将刀身晃动,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退切法
一边切一边往后退,线条会呈明显的锯齿形。
单刀法
刀锋在石上一次运行所刻出的一根凹型白文线条,可以是冲刀与切刀之分。
双刀法
印文的每一笔画均用两刀刻成,可以是正刀和侧刀之分。
辅助刀法
埋刀法:用力按刀入石而起刀,沉着不轻滑浮飘而行刀,锋藏不表现而收刀。
涩刀法:篆刻入刀有欲行不行之状,缓缓挣扎前进。
轻刀法:运刀轻举,凌厉而不凝重。
舞刀法:将刻刀向两边摇荡,用力缓缓奋力刺进。
飞刀法:下刀用力迅疾,运以快速武断的冲刻的方法。
覆刀法:刀刃斜卧于印面,然后运刀,指腕齐力,向下一压。
迟刀法:刻印时,刀刃入石较深,不能速进。
复刀法:重复用刀之法,一刀一成,再复一刀。
反刀法:一刀去一刀来。
挫刀法:篆刻入刀有欲行不行之状,缓缓挣扎前进。
铲刀法:用以铲平印面字底部分的残石屑。
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石材特性进行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最佳的篆刻效果。建议初学者在练习时,可以先从切刀法开始,逐渐掌握其技巧和感觉,再逐步尝试其他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