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刚买的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与建设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池,面积一般为5~10亩,水深1.5~2米。
虾池底部应有10~20厘米的淤泥层,池塘应具备良好的进排水系统,以便调节水质和方便捕捞。
建立防逃设施,防止虾逃逸。
虾苗选购
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色泽鲜艳、活动力强的虾苗。
虾苗规格以体长2~3厘米为宜,同时要注意虾苗的来源和品质,确保无病毒、无寄生虫感染。
虾苗在运输和放养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挤压和受伤,放养前要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施肥培水
在虾苗放养前,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及无机肥,以培养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为虾苗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
进水30厘米,亩施基肥50公斤或尿素5公斤,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
放养密度
根据虾池的面积和水质情况,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一般为每亩放养2万~3万尾虾苗。
虾苗下塘前应先进行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
饲料投喂
虾的饲料主要有颗粒饲料、鲜活饲料等。
投喂应遵循“定时、定量、定点、定质”的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以虾体重的5%~10%为宜。
根据天气、水质和虾的生长情况灵活调整投喂量。
水质管理
保持虾池水质的清新和稳定,定期加水或换水,保持水质pH值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cm-40cm。
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等调节水质,防止病害发生及脱壳不遂。
水体缺氧时要及时泼洒增氧粉或开启增氧机。
日常管理
每天巡池1~2次,观察虾的生长情况、水质变化和敌害生物的活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定期检查虾的健康状况,合理使用药物,捕捞运输时需注意捕捞时间和方式,避免对虾造成伤害。
病害防治
常见病害有白斑病、黑鳃病、红体病等,需定期检查并采取预防措施。
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进行消毒,防止病害发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虾的养殖成功率,确保虾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