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鸡养殖成活率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
做好保温
在进雏前2天对鸡舍进行预热,使鸡舍内的地面、墙壁、笼具都有一定的温度,保证整个育雏舍内的环境温度达到35℃。
进鸡当日,先将鸡舍环境温度降到32℃,等雏鸡都入笼后,再根据鸡群的情况慢慢升温,直到温度达到适合雏鸡的稳定温度。
合理喂食
雏鸡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完全,应少喂多吃,每次喂食量要少,增加喂料次数,避免一次性喂太多料。
饲料应选择纤维含量高、能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避免使用纤维素过多的饲料。
抗应激
雏鸡断喙前后,可以在饮水中添加多维和维生素K,提高雏鸡的抗应激能力。
保持鸡舍的干净卫生、安静整洁,避免异常噪音和其他应激源。
做好免疫工作
根据免疫方案,做好鸡新城疫、传染性滑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水痘等的免疫工作。
在雏鸡1至21日龄时,可以在饮水中加入药物如小牧侠:维矿剑客+肌腺剑客+恩诺沙星,预防雏鸡生病。
适宜的温度管理
雏鸡出生后要放在温度相对稳定的环境中,1-3日龄时,室温控制在33-35℃;4-7日龄时,室温控制在31-33℃;2-4周龄时,室温控制在27-31℃;5-6周龄时,室温控制在20-27℃;7周龄以上时,室温控制在18-21℃。
疾病预防
在3-20日龄的小鸡饮水或饲料中要交替使用预防雏鸡白痢、大肠杆菌、球虫、慢性呼吸道疾病等药物。
每天按时清扫粪便及垫料,保证环境清洁,同时保证育雏舍的通风透气性。
饲养密度
合理的养殖密度是确保雏鸡均匀采食和防止踩踏挤压的关键。四周龄的雏鸡,养殖密度维持在每平方米20-25只;五至七周龄保持到10-20只。
优质启动饲料
选择优质的启动饲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确保饲料的新鲜度和质量。
适宜的湿度管理
雏鸡对湿度较为敏感,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5~65%。通过饮水器内不断水以及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来调节湿度。
光照管理
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小鸡的养殖成活率,减少疾病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