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无公害生猪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择合适的建设地点
选址应地势干燥、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且远离屠宰场、化工厂等污染源,距离交通干线、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km以上。
严格筛选和引种
选择健康、纯度高、生产性能好的种猪,从有资质的种猪场引进,并进行20-30天的隔离观察和检疫,确保无病健康后方可进入猪舍。
饲料和饮水管理
饲料原料和添加剂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的要求,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生理阶段配制不同的饲料。
饮用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定期清洗消毒饮水设备。
防疫措施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如猪瘟、乙脑、细小病毒等,并严格遵守停药期规定。
定期进行驱虫,一般进场十五天和第九十天各进行一次,采取体表驱虫和体内驱虫相结合的方式。
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禁止出售病猪和死猪。
环境控制
猪场应建设在地势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确保净道和污道分开,互不交叉,并设置围墙及防疫沟。
定期清除猪场内的杂草和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饲养管理
推广直线育肥法,实施全进全出制的饲养工艺,定期对生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隔离和治疗病猪。
饲料中应有足够的抗生素、免疫剂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并定期检查饲料的卫生安全性。
监测与应急处理
定期监测猪群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疾病,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
建立完善的消毒技术和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养殖环境的安全。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实现养殖业无公害生猪的养殖,保障猪肉产品的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