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子养殖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土地性质
耕地:如果土地是耕地,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变更用途,并且符合村里的发展规划。一般耕地在符合村子规划的情况下可以变更用途,但手续不能少。
建设用地:如果土地本身就是建设用地,如宅基地或集体建设用地,则可以直接用于建设养殖场。
基本农田:基本农田受到严格保护,不能用于建设养殖场。如果必须使用基本农田,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并且很难获得批准。
符合规划
村庄规划:建养殖场前,需要查看村里的规划图,确保所选土地符合村庄的发展规划,且不会影响周边的生活、水源和环境保护。
环保要求:养殖场不能污染环境,需要提前进行环保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如建设化粪池、沼气池等。
手续办理
申请与备案:需要向村委提交申请,并准备详细的建场计划,包括养殖种类、排污处理、垃圾处理等,然后交给县里的农业局和国土局审批,拿到“准建证”后才能动工。
营业执照与环保手续:根据当地要求,还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并确保养殖场的建设和运营符合环保标准。
选址与土地获取
选址:尽量选择荒山、通风好、光线好的地段,避免基本农田和居民区。如果使用耕地,需要与土地持有者协商并签订土地流转协议。
土地复垦与恢复:在建设前,需要考虑土地复垦和恢复情况,签订土地恢复承诺书,并缴纳一定的保证金。
环保与无害化处理
环保评估:提前进行环保评估,确保养殖场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建设化粪池、沼气池等设施,处理粪便和病死动物。
种养结合:建议采用“种养结合”的方式,将养殖场的粪便作为肥料,撒到田里,既环保又能提高庄稼产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合法合规地在院子里建设养殖场。建议在具体操作前,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详细咨询,确保所有手续和措施都符合法律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