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参公

破点思维教育 · 2025-01-02 03:55:06

参公,全称为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是指对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单位人员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群团机关:

如团委、妇联、残联、科协、社科联等,这些单位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虽然这些单位本身是群团组织,但其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享受公务员的待遇。

事业单位:

包括政府下属的事业单位,如财政局的国库支付中心、人社局的社保服务中心等。这些单位的干部属于参公管理人员,而局领导则是公务员。

行政执法单位:

这类单位具有行政执法权能,通过中央或省级公务员(参公)考试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虽然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总结来说,参公人员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其待遇、晋升等方面与公务员相似,但编制上可能属于事业单位或群团组织的身份。这种管理方式使得参公人员在政府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享有一定的公务员待遇。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