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牛栏的方法如下:
选择优良品种
选用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肉质好的肉牛品种,如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等。
科学配制饲料
选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优质饲料,如豆粕、玉米等,确保饲料品质。
合理搭配粗饲料和精饲料,确保营养全面均衡。
在肉牛的不同生长阶段,适时调整饲料配方,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如促生长剂、消化酶等,以提高肉牛的采食量和吸收率,减少饲料浪费,降低养殖成本。
加强饲养管理
合理安排养殖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导致通风不良和疾病传播,也防止密度过小造成资源浪费。
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和适宜的环境温度,定期清理和消毒牛舍,确保肉牛的生长环境良好。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牛舍内空气新鲜。
适当安排肉牛进行户外运动,以增强其体质和食欲。
定期驱虫和防疫
定期对肉牛进行驱虫处理,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提高其食欲和消化吸收能力。
建立有效的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包括定期的疫苗接种、驱虫和兽医检查。
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减少疾病的传播。
牛舍设计标准
牛舍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坐在南北,在当地采访,是经济实用的原则,条件可以根据钢结构建筑。
牛舍采取半开放双列式牛舍,高砖混围墙,砖墙厚240墙,北面全封闭,南面敞开式,舍内总面积为304平方米(38米×8米),素土夯实,砖铺地面(或水泥敷设),走道钢筋混凝土基础,水泥地面,舍顶部滴水坡度一般不小于25°,前后檐高3米,基深0.8-1.0厘米。
门窗要求。牛舍门高2.2米,宽1米。北墙有6-8个窗户,高1.5米,宽1.5米,距地面1.2米。
牛床和饲槽。牛床新砖铺设并设有限位栏,牛床长度2.0-2.2米,宽1.0-1.2米,牛床坡度为2%;混凝土饲槽,底部贴有面砖,饲槽上宽0.6-0.8米,底宽0.35-0.40米,呈弧形,饲槽内缘高0.35米,外缘高0.6—0.8米。
粪尿沟。粪尿沟设在靠近牛床末端墙壁的位置,粪尿沟的宽度以普通铲子正常推进宽度为宜,普通宽度为0.25-0.3米,深度为0.15~1o.3米,坡度为5%。
饲喂方法
按时按量饲喂,避免过饱或过饿,影响牛的消化和吸收。一般每天饲喂3次,早中晚各一次,每次饲喂前要清理饲槽和水槽,保持卫生。
先草后料,饲喂要先给牛喂草,再给牛喂料,这样可以保证牛有足够的粗纤维摄入,促进牛的瘤胃功能,提高营养利用率。草料要新鲜干净,不要有霉变或异味。
夏季多喂绿草,如苜蓿、三叶草、玉米秸等,以增加牛的维生素摄入,促进食欲和消化。
注意控制饲料的酸度
饲料的酸度会影响牛的口感和消化,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牛的健康。
去势健胃
育肥的牛最好进行去势,去势的公牛性情会更加温顺,去势之后的牛增重速度也会更快。
给牛健胃,使用畜小牧:安胃太保等中药成分的产品,增强牛的抵抗力。
保障营养
确保牛的饲料搭配要多样,不能一直给牛喂一两种食物,要各种饲料搭配着喂,饲料搭配多样化才能保证营养物质的全面。
可以添加畜小牧:多维太保等,给牛补充全面丰富的营养物质。
合理催肥
选择有完整产业链的催肥产品,如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