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蚂蝗过冬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保温增温
使用电热毯:在冬季,应确保养殖环境的温度保持在10℃到20℃左右,避免温度过低导致蚂蝗冻死。可以通过使用电热毯进行保温。
加设保温棚:利用日光温室或地热水、太阳能热水器等方式进行保温增温。
保暖层:在养殖场中安装保暖层,保暖层要够厚,使蚂蝗感受不到内外的温差。如果养殖场没有安装保暖层,需要全部转移更换养殖地点,避免全部冻死。
保持湿度
使用加湿器:冬季气温低,湿度容易下降,应采取措施保持适宜的湿度,如使用加湿器。
保持水源:确保水源不断,增加水面面积,以保持适宜的湿度环境。
选择合适的越冬方式
排水越冬:将池水排干后,在池面上加盖稻草或其他农作物秸秆,用以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这种方法在南方地区较适用。
带水越冬:在越冬前,将越冬池水位加深,防止池水冻透、彻底结冰。这种方法在北方地区较适用。
选地建池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小规模养殖可在房前屋后挖沟,沟深1米,沟长依地势而定;大规模养殖可利用池塘或水田开挖连沟,沟宽3米,埂宽0.4-0.8米。沟内水深0.6米左右,沟两头分别设进水口和排水,沟底铺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种苗放养
春、夏两季均可放养。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为好,一般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25千克活螺蛳,任其自然繁殖,水蛭自由采食饲料不足时,可喂些蚯蚓、昆虫等。
投喂饲料
水蛭以水草、水中微生物、有机质等为食,人工饲养主要以投喂牲畜血拌草粉和螺蛳为主,一般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25千克活螺蛳,任其自然繁殖,水蛭自由采食饲料不足时,可喂些蚯蚓、昆虫等。
调节水质
水温宜保持在15~30℃。水蛭在10℃以下停食,在30℃以上停止生长。7-8月份是水蛭第二次产卵期,此时水温较高,在人工高密度养殖条件下,要注意经常换水,以保持池水清新。
越冬管理
入冬后,水蛭停食,钻入泥中冬眠。早春放养的水蛭到9-10月份已长成,可加工出售。捕捞时,先将水排完,再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667平方米水面按10-15千克留种,然后将种蛭投入育种池中越冬。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护蚂蝗免受低温的影响,确保其在冬季能够顺利过冬,并为来年的繁殖和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