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小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控制
雏鸡刚出壳时,环境温度应控制在32-35℃之间,随着小鸡的生长,温度可以逐渐降低,每星期下降2℃左右。
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特别是在冬季,要处理好保温和通风的关系。
饮水
初生雏鸡首次饮水称为初饮,最好使用18℃的糖开水或温开水,初饮应在第一次喂料之前进行。
饮水器应常消毒,水要卫生,可以在每0.5kg的水里加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预防疾病。
饲料和喂养
雏鸡出壳后24小时内开始喂食,头几天内可自由采食,逐渐减少饲喂次数,20日龄后日喂4次。
饲料要拌成半干半湿状态,喂青绿饲料时开始可以少一些,以后逐渐增加,但最多不超过总饲料量的40%。
雏鸡饮食要多样化,包括谷物、虫子、饲料等,保证获得充足的营养。
清洁和卫生
定期清理鸡舍,保持干燥和卫生,每次喂料后清除残余饲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
使用加热灯保持适宜的温度,防止小鸡受寒或受热。
光照
每天需要提供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小鸡生长发育,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20日龄以后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
防疫和疾病防治
雏鸡出生后不久应接种马立克疫苗以预防传染病。
定期检查鸡舍,及时发现并隔离有异常症状的鸡只,定期接种疫苗,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发生。
运动和活动
在鸡舍中设置适当的活动区域,让小鸡自由活动,增强体质。
可以定期将小鸡带到户外运动场进行放养,让它们自由活动。
选种和建舍
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品种,建设鸡舍时要保证干燥、通风、阳光充足,并做好鸡舍内部的清洁卫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照顾和科学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