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蚂蟥时,确保安全的关键措施包括:
养殖池建设
养殖池应选择背风向阳、环境优良的地方建造,以利于春秋季节增加光照时间,延长水蛭的生长期,冬季防风抗寒。
养殖池的高度应为1.8米,注入1米的水,并在其中投放活螺供蚂蟥取食。
养殖池的排水口和进水口要用网布做成护栏,避免水蛭逃跑。
水质管理
水质要保持清新,溶氧量要充足。定期换水,保持水质干净,及时清理水中的残饵和粪便。
在夏季高温时节,要采取降温措施,如搭建遮阴棚防暑,冬季则需覆盖塑料膜延长生长时间。
禁止在池塘的进水口处使用农药、化工品,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饲料管理
蚂蟥主要摄食螺类、蚯蚓、鱼、蛙及畜、禽等动物的血。人工饵料可以是各种动物的血、米糠及植物饲料等。
每667平方米水域可一次性投放螺狮25千克左右,每周喂1次动物血和其他植物性饲料。
投喂量不宜过多,每100平方米水面可投放5公斤左右的田螺,每周可向池塘内投放带有禽畜血块(不用添加食盐)的木块,血块的放置时间不能超过2天。
疾病防治
每天早晚各观察1次,检查蚂蟥的活动、觅食、生长、繁殖等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定期进行水体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防逃防盗
在养殖池中放置一些水浮莲、水葫芦等水草,枯死的水草要及时清除,还可放些石块、瓦片、木板、竹片等物便于蚂蟥藏身。
养殖期间要检查防逃、防盗设施是否有损坏,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记录管理
记录种苗放养的时间和数量,水温、水质,投料种类和数量,疾病防治以及捕捉与销售等情况,以便积累科学数据,总结经验,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蚂蟥养殖的成功率,确保养殖过程的安全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