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养殖河蟹的方法如下:
选择好池塘
蟹池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出水方便,面积一般以1—5亩为宜,水深一般以1—1.5米为好。蟹池底质量最好为沙壤土、砂砾土,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水草、底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可为河蟹提供天然饲料,池底淤泥厚度一般不超过5厘米。蟹池的四周应建防逃设施,如砖墙、塑料薄膜等。蟹池的进出水口应用铁丝网拦好,以防河蟹外逃。
放养前的准备
清塘消毒:排干池水,曝晒池底,配以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发现有蛙或蛙卵要随时捞出。
栽培水生植物:可栽培些苦草、水葫芦等,一是能为幼蟹提供饲料,二是可为幼蟹提供栖息隐蔽场所,有利于河蟹的生长。
放养密度:幼蟹放养前应做好蟹池的清塘消毒和栽培水生植物的准备工作。放养的蟹苗以二龄幼蟹(蟹种),180—200只/公斤为宜,放养密度一般在每亩800—1000只左右。
科学饲养、精心管理
饲料投喂:河蟹在池塘养殖的整个过程中,除利用水草和底栖生物外,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投喂时把饵料投放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浅水处,一般每亩水面选择3—5个分布均匀的投饲点,既便于观察河蟹摄食、活动情况,又有利于清除残饵。投喂时间为适应河蟹昼伏夜出的习性,可选在傍晚前后,一天一次或两次,根据情况适度掌握。
水质管理:河蟹对水质条件的要求比鱼类要高,尤其对污染的水体具有更大的敏感性。池水水质好,利于河蟹的生长发育,且肉味鲜美。池塘养蟹其池水PH值应为7—9,最适为7.5—8。
其他管理措施
养殖环境搭建:河蟹喜欢生活在安静、隐蔽的环境中,因此可以添加遮阳设施,避免阳光直射。养殖池周围可以种植适量的水生植物,池塘中可以进行培藻,为蟹提供天然饵料和隐蔽的栖息场所。
套养鱼类和虾类:为控制池中小杂鱼、提高投喂饲料的利用效率,可以套养鳜鱼、鲢、鳙鱼、南美白对虾等。
螺蛳投放:螺蛳可以净化水质,提供河蟹的天然食物,应分批投放。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在水库中成功养殖河蟹,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