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所以被称为“山城”,主要是因为其地理特征。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长江和嘉陵江两江交汇处,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山峦起伏,层叠错落。市区约有75%的面积被山地覆盖,建筑多依山而建,形成了独特的“山城”风貌。重庆的房屋、街道和城市基础设施常与山腰相接、山谷穿行,呈现出一种错落有致的景象。著名的长江索道和山城步道是这种“山城”特色的重要标志。重庆的城市景观因流淌的江水和险峻的山峦相映成趣而显得格外壮观和独特。
此外,重庆的命名也有其历史渊源。因古代流经重庆的嘉陵江称为渝水,故重庆古名为渝州。至宋徽宗年间,改名为恭州。宋孝宗于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禅让于宋光宗,光宗为孝宗第三子,封恭王,其封国就是恭州;按宋代制度,由宗室藩王入承大统者,其原封邑即称为“潜邸”,例于即位大典中升为府,故同年8月就升恭州为重庆府。对于命名为重庆现有三种解释:
1. 宋光宗藩封在恭州,是为一庆,后又由恭州承嗣天子大位,这是二庆,故美其名曰“重庆”;
2. 宋光宗即位时,其祖母宪圣慈烈皇后尚在,称寿圣皇太后,其父亲孝宗称太上皇,这两位均临视了光宗的登基庆典,故曰“重庆”,于是恭州就被命曰“重庆”府;
3. 明代《蜀中广记·郡县古今通释·重庆府》所载:“重庆者,以其介绍、顺二庆之间也”,即因重庆之南为绍庆府(治今彭水),之北为顺庆府(治今南充市),重庆介乎其间,所以称“重庆”。
综上所述,重庆之所以被称为“山城”,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