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养殖蝎子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养殖设施的选择与建设
养殖方式:可以选择盆养、缸养、箱养、池养或坑养等方式。初养者建议从盆养开始,逐步过渡到坑养或池养。
养殖池建设:池养可在水泥池上镶上玻璃条以防逃,箱养可在四周贴上透明胶布。养殖池应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清洁安静的地方,并避开天敌出没的地方。
温湿度的控制
温度:蝎子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产仔时温度需达到35℃。温度低于10℃会进入休眠状态,超过38℃会死亡。因此,需根据蝎子的需要控制温度,保持恒定。
湿度:蝎子的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沙土的含水量在15%-20%之间。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蝎子的生长和健康。
饲料与喂养
饲料:蝎子主要以肉食性动物为主,如蜘蛛、蚯蚓、蟋蟀等。也可用黄粉虫喂养,效果较好。在蝎房内放置吸水力强的物品,如海绵或玉米芯,以供蝎子饮水。
投食:投食量要适中,避免过多导致食饵腐烂和空气污染。投食时间以下午5时-6时为宜,温度低时适当减少投食次数。
繁殖与分养
繁殖:蝎子是卵胎生,7-8月繁殖。雌蝎可产8-40只幼蝎。产仔后应及时将母蝎和幼蝎分开饲养,提供适宜的环境和食物。
分养:同类型的蝎子要及时分开饲养,避免相互残杀。仔蝎在8-11天爬下母背后,要单独养殖,投放小量的黄粉虫或加些用麦乳精、葡萄糖拌过的肉酱。
防逃措施
防逃:无论采用盆养、池养还是箱养,都要做好防逃措施。池养可在水泥池上镶上玻璃条,箱养可在四周贴上透明胶布。
日常管理
清洁:定期清理蝎池和饲养工具,保持环境清洁干燥。
观察:经常观察蝎子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防病:定期检查蝎子的健康状况,发现病蝎及时隔离和治疗,防止病害扩散。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云南养殖蝎子的活动。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提供合适的饲料和水源、及时繁殖和分养,并做好防逃措施和日常管理工作,是提高养殖成功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