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的配套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环境选择
选择远离污染源、空气清洁、水源无污染的地方进行养殖。
优先选择山区林场或果园等自然环境,利用天然屏障如山林和山泉来隔离病疫。
鸡舍建造
鸡舍应建在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排污条件好的地方,确保雨季不积水且水源充足。
可以建造塑料大棚鸡舍或改造旧建筑物,鸡舍周围设置尼龙网围成的活动场所,并放置料槽和饮水器。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强、觅食力好、抗病力强的土鸡或杂交鸡种。
考虑当地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鸡种进行养殖。
放养管理
根据林地饲料资源和苗鸡日龄确定放养时期,合理控制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林地放养150-250只。
采用全进全出制,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和疾病控制。
饲料与营养
使用绿色富硒生态饲料,原料包括富硒葛根茎叶、玉米粉、酵母粉、麦麸粉等,添加适量的山泉水进行发酵。
喂食时间固定,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次,确保动物有充足的时间摄食和饮水。
疾病防治
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定期进行疾病检查和预防,确保养殖动物健康。
资源循环利用
利用农业废弃物和饲料残渣进行循环利用,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场地选择与建设
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林地或果园进行养殖,确保场地周围无污染源,水源清洁。
鸡场建设应严格执行生活区和生产区相分离,并配备必要的设施如消毒室、隔离舍和兽医室。
通过以上配套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实现高效、生态、健康的养殖模式,既提高了养殖效益,又保护了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