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养殖罗非鱼,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年一造养殖法
优点:容易操作,年初放苗年底收获,无越冬冻死鱼的风险。
缺点:大部分鱼在10月份才达到上市规格,此时价格较低。
改良办法:
放养20-100尾/50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1500-2000尾/亩,9-10月份上市。
“50+50”养殖法,7-12月分批上市,提前1-2月上市,提升利润。
周年养殖法,7-10月/次年4月清塘上市,适合山区山塘,5月放苗,9月分批上市。
“50+50”养殖法与周年养殖法混合。
两年三造养殖法
在两周年内实现三次放种饲养和三次清塘,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清塘消毒
在放养罗非鱼之前,应对鱼塘进行彻底的消毒,以杀灭寄生虫、病原体和野杂鱼。可以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干法或带水清塘,确保鱼塘环境干净卫生。
合理施肥
养殖初期以有机肥为主,如牛粪、鸡粪等,后期可以交替或混合使用无机肥,如化肥。定期泼洒多效肥水先锋等肥效持久的肥料,保持水质营养均衡。
引入藻种
引入优质藻种,如硅藻先锋和小球藻先锋,保持鱼塘藻相平稳,改善水质。
换水
罗非鱼养殖塘需要经常换水,一般15天左右换水1次,每次换水10-20厘米,使水位保持在1.5米左右。高温季节或水质较差时,可适当增加换水次数和换水量。
饲养管理
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投喂草料、小麦、玉米、饼粕等饲料。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开始应为32%-35%,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随着鱼体规格的增长,投饲量逐渐减少,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保持在27%-35%。
巡塘
每天早晨和夜间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变化和鱼的动态,及时调整施肥、投饵量和增氧机的运行时间。注意观察鱼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水质调节
每隔15-20天注水一次,保持池水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高温季节中午增加增氧机运行时间,减少缺氧情况的发生。
分塘
鱼群密度较大或鱼大小规格不同时,应及时分塘,稀疏鱼群密度,减少病害发生。
食场消毒
定期消毒食场,防止残饵污染,每周对投饵范围内的食场进行消毒,并对整个鱼池定期消毒。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广东地区成功养殖罗非鱼,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