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养殖青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水域条件
养殖池塘应靠近水源充足地区,保证水源无污染,电力和灌溉配套设施齐全。
池塘面积建议在0.3到0.7公顷,池底修整规则平坦,池水深度以2米为最佳。
池塘消毒
在干季进行池塘清理、清洁及消毒,清除淤泥并保留0.1米厚的淤泥。
使用生石灰加水配置成溶液,泼洒至池塘各个角落,并翻动淤泥使石灰溶液与淤泥充分融合,以消灭病菌等有害物质。
饵料培育
在鱼种放养前9天左右,在池塘底部施加有机肥,如生石灰和鸡粪混合物,每亩施用量约为280公斤。
两天后施加氨基酸肥水膏,每亩用量1公斤,以培养浮游生物,为后期放养的鱼种提供充足的饵料。
在实际养殖期间,每11天投施一次氨基酸肥水膏,每亩0.8公斤,以补充浮游生物营养,提高繁育速度。
投喂饲料
使用青鱼专用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高,颗粒饱满。
每天投喂次数需达到四次左右,投饵量不超过青鱼整体重量的5%。
根据不同季节投喂不同的鲜活生物饵料。
日常管理
每天坚持早晚巡塘,检查水质和鱼类生长情况。
6~9月晴天中午开机增氧1~2小时,阴雨天半夜开机,浮头较重时必须开机到天明。
定期注入新水源,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在4 mg/L以上。
每隔15天全池泼洒生石灰一次,每隔20天全池泼洒微生态制剂一次,调节水质。
放养密度
选择健康、无病、抗病能力强的鱼苗,放养密度一般为7500尾/公顷。
鱼种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溶液浸浴10~20分钟进行消毒。
水质调控
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在4 mg/L以上。
在高温季节每15天泼洒生石灰水一次,生石灰用量约300 kg/公顷。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清水养殖青鱼,提高养殖效益和鱼类的生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