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鸭养殖大棚的搭建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鸭舍建设
鸭舍可分为种鸭舍和育成鸭舍,根据养殖规模需求可配置育雏室。
鸭舍地面和墙面应便于冲洗,建议使用水泥地面并设有小水池。
地面应有一定的倾斜,并设有顺倾斜方向的小集水沟,便于水冲后干燥。
运动场要尽量大,70日龄前绿头鸭不具备飞翔能力,可不修建天网,80日龄后需用尼龙网封闭固定,防止飞逃。
水下可放钢管水泥锚墩,插上毛竹,隔4-5米放一个,再搭成架,铺上尼龙网,水下沉网到底,以防绿头鸭逃窜。
育雏方法
网箱平养育雏法:网箱尺寸为150×80厘米,网底用1×1厘米电焊网或压膜塑料网,边网用1.5×1.5电焊网,箱体用40-60厘米高的支架架起。
地面平养育雏法:清洁地面撒上生石灰,再铺以8-12厘米厚的垫料,并用60厘米高的竹围子围成2平方米小圈。
供暖:可采用多种热源,以达到雏鸭所要求的环境温度为原则。
育雏环境
温度:一周龄为30-28℃,二周龄为28-26℃,三周龄为26-24℃,三周龄以后可逐渐转为常温饲养。夜间温度应比白天高1-2℃。
湿度:育雏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湿度过高会影响鸭体正常散热,湿度过低易导致灰尘扬起,引发呼吸道疾病。
通风:注意定时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洁净。
光照:充足的光照可以提高雏鸭活力,刺激食欲,帮助消化,保持舍内温暖干燥。1-32日龄育雏室应进行昼夜光照。
密度:一周龄网箱饲养为50羽/平方米,地面平养30-40羽/平方米;二周龄分别为40和25羽。随日龄增大可逐渐合并,大群饲养。
饲料与饲养管理
雏鸭开食:先饮水后喂料,饮水中加入适量复合维生素B剂。要有充沛的饮水器并备足清洁水,开饮时可添加0.01%多维素、食盐、5%葡萄糖水或抗菌药物。
育成期饲料:应现配现喂,以湿料饲喂为宜,定时饲喂,注重补食沙粒。
成鸭饲养:选用当地饲料资源,按野鸭的养分需求自配饲料。
疾病防治
保持鸭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饲料中可添加抗菌药物,预防疾病的发生。
注意观察鸭群精神状态和食欲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大棚搭建
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
棚呈拱形,高度应在2米以上,长宽视养殖规模而定。
使用直径25毫米、壁厚1.35毫米的焊接管弯曲成半圆状作支架,每两根为一组,使用直径30毫米、壁厚1.5毫米的套管套牢。
棚架建成后先在上面铺设草帘,草帘上再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膜上再盖70%~80%防晒网。
大棚两端都要设立活动门,便于通风和查看鸭群情况。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绿头鸭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和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