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养殖青虾怎么养殖

夜伴育儿 · 2025-01-02 07:37:22

肥水养殖青虾的关键技术在于调控好水质,特别是处理好肥水与浮头的关系。以下是详细的肥水养殖步骤和技巧:

前期准备

清塘消毒:在放养苗种前15天,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巴豆等全塘彻底清塘消毒,待7天药效彻底消失后,再投放虾苗养殖。

注水施肥:放苗前7天先注水0.5米,视池水质的肥瘦再适当施肥,以增加幼虾的适口饵料,即浮游生物。

肥水方法

选择合适的肥料:使用全价、可溶性肥水,如“肥水藻多多和水无忧”,这些肥料全水溶、营养全面,起肥快、维持久,水质指标好,水质稳定性高。

均匀施肥:将肥料均匀撒在虾田中,确保每个角落都能得到充足的营养。

适量施肥:根据虾的生长阶段和虾田的水质情况,适量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水质恶化。晴天多施,阴雨天少施。

搭配施肥:将生物肥和化肥混合使用,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达到更好的肥水效果,保持水质的稳定和适宜的营养水平。

水质管理

定期换水:通过定期更换一部分水体,可以有效地将废水排出,减少水中的有害物质积累,保持水体的清洁和透明度。一般每半月加水20厘米改为每周两三次换水。

增加水体的通气:保持虾塘水体的通气充足,促进水中溶解氧的增加。可以通过增加水面的搅拌、增加水中植物的数量等方式来提高水体的通气性。

控制虾塘密度:合理控制虾塘的养殖密度,避免过高的密度导致水质恶化和疾病的传播。

追肥与换水

2月份:池塘底质较瘦,在池边四周挖坑堆肥,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水位的逐步加高,发酵腐熟的粪肥自然溶入池中。

3月-4月份:若池水中浮游生物量不足,池水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应及时追施发酵粪肥水50公斤—100公斤/亩。

4月中下旬:随着抱卵虾的出现和日夜温差较大,耗氧量增加,应减少施肥,加强换水增氧,特别是进入5月中旬,水质变化较快,更应着重抓好换水工作。

6月份:池塘水质往往有恶化倾向,这时宜大面积换水,抽掉老水,并进行药物带水消毒,再换入新水。由于6月份中幼虾消耗肥力较快,因此必须少量多次地施放些人畜等动物性粪肥,促使水质变活。

7月-8月:特别是7月底8月初第二个浮头季节来临时,应停止施肥,加强换水、巡塘工作。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调控肥水养殖青虾的水质,提高青虾的养殖成活率和产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