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蚯蚓怎么养殖

洛森百科 · 2025-01-02 07:38:25

水产养殖蚯蚓的养殖方法如下:

建池要求

水蚯蚓池应建成长条形,长10~30米,宽1~1.2米,深0.2~0.25米。

池埂用石块、砖和水泥筑成,池底用保水性好的黄土或三合土筑成硬底。

池底要有0.5%~1%的比降,较高的一端设进水口,较低的一端设排水口。

培养基制作

培养基的底料应选用富含有机质的污泥,如鱼池底部的淤泥、稻田肥泥、水沟边的黑泥等。

具体操作流程:先在池底铺垫一层甘蔗渣或其他富含糖分和纤维的作物,用量为每平方米2~3千克;随即铺上一层污泥,使总厚度达到10~12厘米;加水淹没基面,浸泡2~3天后施基肥,每平方米用粪肥10千克;接种蚓种前再在表面铺一层厚约3~5厘米的污泥;随后撒上一层经过发酵处理的麸皮、米糠、玉米粉等混合饲料,每平方米用量为150~250克;最后加水,使得培养基面上有一层3~5厘米深的水层。

引种与接种

我国南方地区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引种、接种,北方地区则应在水温10℃以上时引种。

每平方米的接种量在500~750克。

投饵与施肥

水蚯蚓特别爱吃具有甜酸味的粮食类饲料,禽畜粪肥、农副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也是它们的优质饲料。

所投喂的饲料必须充分腐熟、发酵。粪肥可按常规方法自然腐熟,粮食类饲料在投喂前16-20小时加水发酵,加水量以手握成团,丢下即散为宜,堆积后拍打结实,盖上塑料布。如果气温在20℃以下,需加酵母片促其发酵,用量为每1-2千克饲料加1片。

水蚯蚓接种后,每隔3-4天投喂一次饲料,每平方米投喂粮食饲料0.5~1千克。

水质调控

水深调控在3~5厘米比较适宜。早春的晴好天气,白天池水可浅些,以利用太阳能提高池温,夜晚则适当加深,以保温防冻;盛夏高温期池水宜深些,以减少阳光辐射,最好预先在蚓池上空搭架种植藤蔓类作物遮荫。

太大的水流不仅会带走培养基面上的营养物质和卵,还会加剧水蚯蚓自身的体能消耗,对增产不利,但过小的流速甚至长时间的静水状态又不利于溶氧的供应和代谢废物等有害物质的排出,从而导致水质恶化,水蚯蚓大量死亡。

水蛆蚁对水中农药等有害物质十分敏感,工业废水、刚喷洒过农药的田水或治疗鱼病的含药水都不能用。

采收提纯

水蚯蚓的繁殖能力极强,新建蚓池接种30天后便进入繁殖高峰期,且能一直保持长盛不衰。

采收方法是头天晚上断水或减小水流量,造成蚓池缺氧,第2天一早便可很方便地用聚乙烯网布做成的小抄网舀取水中的蚓团。每次蚓体的采收量以捞光培养基面上的“蚓团”为准。

为了提纯水蚯蚓,可将一桶蚓团先倒入方形滤布中在水中淘洗,除去大部分泥沙,再倒入大盆摊平,使其厚度不超过10厘米,表面铺一块罗纹纱布淹水1.5~2厘米深,用盆盖盖严,密封约2小时后,水蚯蚓会从纱布眼里钻上来,揭开盆盖,提起纱布四角,即能得到与渣滓完全分离的干净水蚯蚓。此法可重复1~2次。

日常管理

定期擂池,防止培养基板结,驱除有害气体,抑制青苔、浮萍、杂草的繁生,保持培养基表面平整。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预防疾病的发生。

观察水蚯蚓的活动状态、颜色变化等,及时发现问题。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水产养殖蚯蚓的养殖,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