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养殖螃蟹的方法如下:
选择好池塘
蟹池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出水方便,面积一般以1—5亩为宜,水深一般以1—1.5米为好。蟹池底质量最好为沙壤土、砂砾土,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水草、底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可为河蟹提供天然饲料,池底淤泥厚度一般不超过5厘米。蟹池的四周应建防逃设施,如砖墙、塑料薄膜等。蟹池的进出水口应用铁丝网拦好,以防河蟹外逃。
放养前的准备
清塘消毒:排干池水,曝晒池底,配以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栽培水生植物:如苦草、水葫芦等,既能为幼蟹提供饲料,又能提供栖息隐蔽场所。
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水面放养800—1000只二龄幼蟹。
科学饲养、精心管理
饲料投喂:主要投喂杂鱼虾、饼粕、土豆、小麦等,投喂时间为傍晚前后,一天一次或两次,根据情况适度掌握。
水质管理:池水水质要求pH值7—9,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经常换水和加水,使池水保持清、爽、活的状态,透明度要在40厘米以上。
敌害与病害防治:主要敌害有水老鼠、青蛙、鸟类等,采用药饵毒杀及人工捕捉等方法。常见疾病有聚缩虫、单缩虫、蟹奴虫、红丝虫、溶壳病、黑斑病等,以预防为主,定期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新。
其他管理措施
慎投饵:投喂饵料应以优质的颗粒饲料、冰鲜小鱼、黄豆为主,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早干塘:每年1月份干塘,清淤修岸,晒塘时间不宜过长,保持塘口原有的生态环境。
密植草:前期多种草,中期管好草,后期控制塘面水草的覆盖数量在60%左右,保持水草健康生长。
多螺蛳:分多次投放螺蛳,调节池塘水质,提供天然活饵。
水调节:高温时期保持最高水位,经常加水及换水,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有效进行河道螃蟹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