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淘汰鸟的方法如下:
育肥环境
光线要暗淡,室温控制在18~25°C之间。
室内要求安静,通风条件良好。
育肥饲养
饲养密度可以适当增大,限制个体的活动,雄雌分群饲养,防止追逐交配消耗体力。
饲料以能量饲料为主,如玉米、碎米、麸皮等,能量饲料占日粮的75%~80%,蛋白质饲料占18%左右,食盐0.5%。
适当减少青绿饲料,日饲喂4~6次,保证充足的饮水供应。
育肥时间
一般在2~3周之间,通过育肥可以增加屠体重、屠宰率,改善肉质,增加风味和适口性,提高商品等级和经济效益。
淘汰种孔雀的利用
除了制作标本外,淘汰的种孔雀还可以进行育肥,以提高其经济价值。
针对特定鸟类的养殖方法
鸵鸟养殖
繁殖季节:3~9月,提前几个月进行分群,如1公2母或1公1母,为交配做准备。
栏舍要求:设在僻静处,场地大而平坦,种植可食植物,围栏高2米以上,房舍面积大,地面铺沙土或水泥底,冬季和繁殖时垫草。
饲喂:每天活动有规律,早晨跑步后交配、采食,首次饲喂时间以早6点半至7点半为宜,每天饲喂4次,间隔相等,先粗后精或混合饲喂。
产蛋期:配合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18%,代谢能10.5兆焦/千克,青饲料自由采食,需注意钙的摄入,设置骨粉食槽。
淘汰:根据生长发育情况分阶段选留,淘汰率35%~40%,雏鸟阶段淘汰率15%~20%,幼鸟阶段10%~15%,青年鸟阶段5%,成鸟阶段5%。
总结
养殖淘汰鸟主要是通过改善饲养环境和饲料,提高其育肥效果和经济价值。对于特定鸟类如鸵鸟,还需注意繁殖季节、栏舍建设、饲喂规律和淘汰策略等方面的细节。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淘汰鸟的利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