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黑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选择
池塘面积不宜太小,需要采光良好,进排水方便,水深1.5-2米最佳,底部泥厚15-20cm。
进排水口须设防逃网,池塘四周可以适量种植一些水草。
鱼苗投放
黑鱼放养鱼苗规格一般为每尾50克—100克,放养密度每亩2000尾—2500尾。
可以套养花白鲢鱼苗400-500尾,规格必须比黑鱼大一倍以上,以防被黑鱼吞食。
日常管理
巡池:每天早晚巡池,观察黑鱼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水质变化,不定期泼洒生石灰水或降氨氮的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换水:发现剩饵过多或水质老化时,可注入新水,排放老水,保持池水清新。高温季节每周至少三分之一换水。
投喂饲料:黑鱼为肉食性鱼类,以鲜活物(如淡水和海水小杂鱼、虾)为主,每天投喂2次,投饵量根据鱼重而定,旺季约8%,淡季约3%-4%。
清理水池:定期清理池塘,防止水质浑浊,保持池水干净。
病害防治
每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1次,进行消毒。
定期检查鱼体生长情况,及时清理残饵,定期对食台进行消毒。
环境控制
池塘应保持空气流通良好,光照适宜,避免暴晒和水温骤变。
水质要求清澈透明,酸碱度在7.0-8.5之间,溶氧量要维持在5mg/L以上。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生态养殖黑鱼,提高养殖效益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