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小牛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牛舍建设
搞好牛舍建设,及时清除粪便,通风换气,刷拭牛体,舍外晒太阳,增强体质,有利于增膘。
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优良品种的牛进行养殖是获得好效益的关键,良种牛不仅肉质好、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卖相好,发病率也低。
饲料与营养
养牛应尽量让牛吃好吃饱青绿草料,同时补饲其它必需的营养饲料。提高养牛效益,要从犊牛培育抓起,特别是要搞好第一、二个冬春舍饲期补饲,使其在6~8个月龄体重达500公斤左右出栏,也可经短期强度育肥后体重达500公斤以上出栏。
疾病预防
预防牛体疾病也是养牛取得较高效益的关键之一,防病没搞好,种学饲养将前功尽弃。预防牛病,除了搞好牛舍、牛体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保证牛饲料及饮水卫生安全、驱虫等工作外,如果没有足够的兽医技术,还要与当地兽医保持经常联系,搞好疫病的预防和疾病的治疗。
饮水管理
保证供给犊牛清洁的饮水,喂奶期犊牛用32~38度清洁饮水,以2份奶,1份水混匀饲喂,2周后即改为引用常温水。一月龄后,除混入奶水饲喂外,还应在犊牛栏内或活动场所设置饮水槽,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饲养方法
对于新买回来的牛,在进场后要防止暴食、暴饮,第一次饮水量在10~15千克左右比较适合,饮水添加多维太保,来补充牛需要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可以促进牛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防止牛应激。在第一次饮水3~4小时之后,可以给牛第二次饮水,饮水时,水里可以加一些麸皮。
驱虫与卫生
牛在进场第5~6天后,可以开始驱虫,一般可以选用阿维菌素,一次用药同时驱除体内外多种寄生虫。具体的方法是使用畜小牧—阿维菌素透皮溶液,每100斤体重用5~7ml,用药后5-7天重复使用一次,驱虫效果更好(一般1-3个月驱虫一次)。在驱虫3天以后,建议灭头牛饮水、拌料使用安胃太保,进行健胃。
适时断奶与补饲
犊牛在断奶后,育成青年牛时应根据饲养的需要适时进行穿鼻,并带上鼻环,尤其是留作种用的更应如此。鼻环应以不易生锈且坚固耐用的金属制成,穿鼻时应胆大心细,将牛固定好,一只手的两个手指摸在鼻中隔的最薄处,另一只手持穿鼻器和大号套管针用力穿透即可。犊牛在出生5~7天后采用电烙铁去角并剪去副乳头。
群体管理
根据牛的品种、年龄和性别进行合理的群体配比,避免打架和压力过大。留意牛群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理不适应的情况。
疫病防治
注重牛的免疫工作。建立健全的疫苗接种计划,遵循兽医指导,及时预防和治疗常见疾病,如口蹄疫、乳房炎等。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小牛,提高养殖效益和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