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野鸭需要综合考虑饲养环境、饲料、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步骤和建议:
饲养环境
场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干净、环境安静的地方建立养殖场,如水库、山塘等周围。场地应远离居民点,地势高,背风向阳,土地平坦,易于防止动物危害和控制疫病。
鸭舍搭建:鸭舍可以采用竹木结构,搭建成人字形框架,两侧滴水檐高1.5米,茅草屋顶,冬暖夏凉。鸭舍的大小和长度取决于养鸭的数量,一般每千平方米8~10只。
围网和天网:用网封闭整个活动场所,网的高度离水面约2米,周围加围网至水底,与天网形成封闭体,防止野鸭飞走。网格尺寸为3cm×3cm。
饲料与营养
饲料配方:
0~30日龄:玉米47.3%、小麦15%、麦麸10%、豆饼2%、鱼粉(进口)4%、贝壳粉1.5%、食盐0.2%。
31~70日龄:玉米40.8%、小麦14.5%、米糠17.5%、稻谷8%、豆饼13.7%、鱼粉(进口)4%、骨粉1%、食盐0.2%。
蛋鸭:产蛋前,玉米35%、米糠15%、大米36.8%、棉籽饼10%、磨粉2%、骨粉1%、盐0.2%;产蛋期,玉米54.5%、麸皮5.6%、大麦3.3%、豆饼20%、鱼粉9.4%、血粉1%、菜籽饼1.9%、葵花饼1%、蛎粉2.3%、矿添1%。
饲料种类:一般情况下,可以喂家鸭专用配合饲料。如果自己配制饲料,可以参考上述配方,并适当添加禽类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添加剂。
日常管理
温度控制:雏鸭刚出壳时,温度应保持在30℃左右,然后逐渐降温。平时要保持鸭舍内温度适宜,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
饮水与饲料:雏鸭开食时,要先饮水,确保满足的饮水,每天饮水5~7次。饲料要定时定量投喂,保持饲料新鲜。
放水与活动:雏鸭生长到一定年龄后,要逐步增加放水时间和频率,让野鸭适应水中的生活。同时,要提供足够的活动场地,让野鸭自由活动。
疾病防治
预防措施:保持鸭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饲料要保证新鲜,避免发霉变质。不可在鸭舍中与其他家禽混养,防止疾病传播。
常见疾病:野鸭的常见疾病有疫病、曲霉病等。要及时发现病情,采取措施进行隔离治疗,并在饲料中加入金银花等药材提高野鸭的抗病能力。
驯化与放牧
驯化:在雏鸭阶段,要加强声音记忆和环境条件的强化,通过适当接触和驱赶,使野鸭逐渐适应人工饲养环境。
放牧:育成期的野鸭可以进行放牧训练,选择合适的放牧场地,设置食槽和水槽,让野鸭自由采食。放牧场地应远离居民点,水池水面积可在1公顷左右,水深不超过3米。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有效地进行人工养殖野鸭,提高养殖成功率和野鸭的生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