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鳜鱼是一种高效的水产养殖方式,可以有效利用稻田资源,提高养殖效益。以下是稻田养殖鳜鱼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选择良好的养殖环境
养殖区域应远离有毒有害场所及污染源,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工业“三废”污染。
养殖池塘需清除过多淤泥,干池曝晒,底质晒硬。
选用优质苗种
投放种质纯正、规格整齐、游动活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鳜鱼苗种。
杜绝近亲繁殖,定期更换鳜鱼亲本,采用科学的运输方法减少损伤,提高苗种成活率。
合理投放苗种
防止密度过大造成缺氧和吃食不均,大小两极分化。
单养鳜鱼时,每亩可放养规格为8~10cm的鳜鱼种800~1000尾。
在鳜鱼池中混养一些繁殖快的鱼类,如罗非鱼亲鱼、二冬龄鲫鱼或一冬龄鱼鳑鲏作为活饵料。一般每亩放养200~400对罗非鱼亲鱼或60尾二冬龄鲫鱼,或放养10kg一冬龄鱼鳑鲏作亲鱼。
合理投喂饵料
鳜鱼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以活鱼虾为饵。
配套养殖足够的饵料鱼,避免缺乏食物而相互残食或咬伤。
适时适量投喂,采用间隔投饵料鱼的方法,前期和后期每7~10天投喂一次,中期每5天投喂一次,保持鳜鱼与饵料鱼的数量比为1∶5~10。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洁、无污染,定期检测和调节水温、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指标。
水深应保持在1.5米以上,并种植水草,提供隐蔽场所和净化水质。
定期泼洒生石灰水,增加池水溶氧量,防止鱼缺氧。
疾病防治
保持鱼塘干净,经常清理有害物质,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减少寄生虫滋生。
使用3PPM的硫酸铜或3%食盐水浸洗,预防疾病。
饲料与投喂管理
饵料鱼应选择高蛋白的饲料,投喂过程要耐心和细心,观察鱼儿的吃食情况和活动状态。
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根据鱼的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性选择合适的饲料种类和投喂量。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提高稻田养殖鳜鱼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