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色度是指水中溶解性物质或胶体状物质呈现的颜色程度,通常用来衡量水的感官性状。色度分为表色和真色两种:
表色:指未去除悬浮物的水的颜色,包括由溶解性物质和不溶解性悬浮物质产生的颜色。
真色:指去除悬浮物后水的颜色,仅由溶解性有色物质产生。
色度是一项重要的感官性指标,通常用于评估水质。在一些国家,水质标准要求色度在5至20度之间。色度的测定可以通过铂钴标准比色法进行,结果以度为单位表示。
水体的颜色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如溶解的腐殖质、有机物、无机物,或是工业废水中的金属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例如,粘土会使水呈现黄色,铁的氧化物会使水呈现褐色,硫化物可能使水呈现浅蓝色,而藻类则可能使水呈现绿色。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定色度前,通常需要将水样进行澄清、离心分离或使用0.45μm滤膜过滤以去除悬浮物,因为滤纸可能会吸收部分水的颜色